2014年2月13日 星期四

讀書心得:牽爸媽的手 自在到老的代辦事項


書名:牽爸媽的手 自在到老的代辦事項
作者:張曉卉
出版商:康健
出版年份:2013

“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著走完。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捨,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
                                                                                                        -神隱少女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然經歷的旅程。就如同李開復先生被診斷出罹患癌症之時所言:「在死神面前,人人平等。」其實,我們並不害怕死亡,害怕的,只是那前往死亡終點過程中的未知。有人能夠平靜安詳的辭世,留下的是無盡的感念;有些人卻是經歷著肉體與心靈上的極大折磨,並留下了遺憾與悔恨。誠然,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必然許下許多大大小小的心願,然而面對人生的最後旅程,我們卻彷彿是心有靈犀般地說出共同的盼望:老有所終、壽終正寢。

台灣自1993年起邁入高齡化社會,根據內政部的資料,截至2012年底,台灣65歲以上老人比率為11.2%,如果依照現有趨勢不變,到2017年老年人口比率將達到14%,2025年將更高達20%。也就是說,在11年後的今天,台灣社會每五個人當中,就會有一位是老人,與一定比例的“老老族”(75歲~85歲)與“超老族”(85歲以上)。曾幾何時,我們的社會文化與家庭觀念將家中擁有老人視為福氣的象徵。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與社會結構的轉變,加上在日新月異的醫療技術加持下,“長壽”非但無法幫助現代社會建立起更加穩固和諧的家庭關係,反而延伸出了許多道德範疇上的糾紛與辯論。在現今的工商社會環境下,家庭生活的維繫已不像過去傳統社會強調“父母在,不遠遊”,或是“晨昏定省、出告反面”。取而代之的,是雙薪家庭結構下的分居,居家照護,及外籍看護制度等模式的興起。因此,本書因應時代社會的變遷,家庭文化的轉變,與社會福利政策的興起,特別針對與老年人最相關的疾病預防、醫療照顧、安寧緩和三大議題,以醫學人文的角度向身處照顧者立場與被照顧者立場的讀者們建立起「知老」、「認老」、「備老」以及面對死亡的合宜觀念與正面態度。

“孝道”是一個所有人生來都知道,卻始終難以具體實踐的概念。尤其是當父母邁入老年,體力、腦力都遠不及年輕時期的敏捷之時,如何讓父母老有所養、老有所終就成為了為人子女所必須要思考與學習的課題。而有關於每一位老年人在晚年時期的最大心願,我們不但鮮少花時間向父母詢問與溝通,更往往透過自己可能偏差的認知與過時的社會期待,使得原本是美德一樁的孝道,變成了老年人與家庭的雙重負擔。其實,盡孝道可以很自然、很輕鬆,只要能夠正確認識老年疾病,善用社會資源與學習照顧技巧,以及與家人敞開心胸暢談臨終規劃,家中有老人可以成為一件很幸福、甜蜜的負擔。本書集結了許多老年人與家庭的親身經歷,眾多醫師的專業意見,與各式各樣與老人醫學相關的常識及照護技巧,有著非常詳盡的介紹說明,讓讀者們在陪伴父母人生的最後一段旅途中,能夠從容不迫地幫助老年人保有一個有品質、有尊嚴的晚年。此外,閱讀本書更能夠讓未來同樣會邁入老年的“中年一族”提早開始思考有關於自身的老年規劃。我們希望在哪裡安養天年?如何預防疾病的侵襲?希望受到什麼樣的照顧?由誰照顧?希望受到什麼程度的醫療介入?以及以什麼樣的方式告別人世?這本書不但是幫助我們剃家中老人規劃老年生活的範本,同時也是替我們自己規劃晚年生活的參考書。

面對死亡,我們可以很優雅。呼應開頭所提,人們對於死亡的恐懼來自於未知,而知識就是我們面對未知的最大力量與後盾。掌握知識,做足準備,面對死亡,我們毫不畏懼。侍奉父母、陪伴父母、歡送父母,只要身為社會主要力量的我們對長輩、對晚輩做出良好的示範,那麼整體社會的和諧、家庭關係的緊密將會以一個更高尚的姿態,來重塑中華文化對於孝道這個優良傳統美德的定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