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8日 星期六

讀書心得:慢想力


書名:慢想力(Future Minds)
作者: Richard Watson
譯者:陳正芬
出版商:時報
出版年份:2013

市場充斥著有關思考力養成的書籍實在是汗牛充棟。說實話,打從我看過了“快思慢想”一書後,至今幾乎已經沒有再閱讀過探討相關主題的書籍(都已經看到集大成之作了,光是吸收消化就不知道需要多少時間XD)。最主要的原因就如同勵志書籍一般:掛上“思考”二字,實際上卻缺乏研究實證與統計數據作為背書,充其量只不過是抒發個人觀點的洗腦書籍。


這本書並不厚(才兩百多頁),內容也非艱澀難懂。主要表達的內容是建立在充斥著數位電子產品的今日,由於網際網路的普及、雲端運算的誕生,以及消費性電子產品(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在生活上的大量應用,造成我們每天取得資訊的方式變得既快速又多元。不但能夠快速地透過各式各樣的電子裝置獲取廣泛的資訊,更能夠透過社群的方式及時地分享給周遭的人們。然而作者在書中提出了一個論點,那就是在短時間接收大量資訊雖然能夠使大腦的運作速度加快,卻無法增加運算的品質,抑或甚至造成負面的結果,也就是降低邏輯思考的能力。舉例來說,平常下班回家我們最有可能同時接觸三種電子產品:電視、平板電腦與智慧型手機。我們往往開著電視,卻使用平板電腦,並且將手機放在身旁。設想一個最巧合的情況:你正在用平板上網,電視突然播到吸引你注意的節目,卻同時有朋友在此時LINE你,那麼你的大腦將會在同時間接收到三種不同資訊,並針對這三種不同的情況做出相對應的動作。表面上這看起來沒有問題,但是當大腦每天從早到晚、一年到頭都是處在接受片斷資訊的刺激之下,長期下來對於重要資訊的歸納、整理、存檔功能將會退化(或喪失)。若我們再把“快思慢想”的內容搬進來融合,基於大腦是“懶惰”、“根據經驗行事”的前提之下,缺乏邏輯訓練的大腦將會本能性地逃避重要資訊的處理行為,並試圖以處理短期資訊的方式來面對。

讀完了以上內容,就不難理解現階段的台灣困境:我們正處在一個缺乏思考的速食社會。以前人常感歎:有了電腦,人們變得不會寫字。現在我們感歎:有了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社群網路,人們除了會動大拇指與食指之外,其他甚麼都不會。過多短而繁瑣的訊息與分享,正一步步地侵蝕著我們的沈思能力,而這也使我們失去了安定的能量,與判斷的思維及創意。我們過度重視隨傳隨到的文化,以至於我們無法專心地思考自己正在作的事情。我們越來越常問“為什麼”,卻越來越少動手去試著解決問題、找出答案(反正Google就可以了)。一旦習慣了這種過度分心的生活模式,我們的大腦將難以專心在思考的練習上。作者在書中舉例,根據牛津大學的研究指出,兒童太過於頻繁地接觸電子遊戲,將使腦部製造過多的多巴胺,並可能危及到前額葉中與推論相關的部份。同理,我們過度地接觸數位資訊、影音、遊戲的刺激,將使我們有較少的機會培養具原創力的心智。

任何習慣、能力的養成都是需要經過練習與培養。寫字要練習,閱讀要練習,思考力更要透過練習來培養。這也就是為什麼從國小到高中的閱讀教育會先以大量圖片作為啓蒙,隨著理解力與語言能力的提升,在逐漸增加文字量與語法的難度,最後更以文言文作為集大成。中文學習如此,外文學習亦如是。透過聽說讀寫的練習,我們除了學會表達概念,更學會表達想法,而想法則是思考的延伸。沒有了思考,就沒有了想法 ; 沒有了想法,話就不會說,字就不會寫。數位年代正一點一滴地啃食著你我的專注力,使思考的品質惡化,最終影響決策品質。過多過於便利取得的資訊,使得我們不再學習,或甚至抗拒學習。我們成天盯著Facebook、LINE,流連於Google,卻沒有時間靜下來認真思考自己到底在做什麼,該做什麼,要往哪裡去。

我認為一個社會的資訊流通,需要三種人:資訊的原創者、資訊的提供者,以及資訊的接收者。而三者剛好是以一個金字塔的型式來呈現,資訊原創者在上,提供者在中,最底下的一群才是接收者。數位年代正在使得這樣一個金字塔結構扭曲變形,以至於上層與中層越來越窄,下層卻越來越寬。一旦資訊接收者人數過多,需求量又大,也不太懂得如何將資訊歸納整理,並分辨真偽,那麼當錯誤的資訊在底層流通,將會導致錯誤的文化或觀念蔓延至整個社會,造成我們不希望的結果。而要想要改變現狀,唯有從自己做起,首要第一步就是練習“專心”。無論是專心閱讀一本書,專心看完一個節目,或專心做完一份作業。讓自己的心靜下來,大腦才能夠將所有的精力投注在一件事上,也才能夠將腦力“全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